於艾君,康海濤 來自夜的啟示
2006年的時候,看到於艾君的素描作品,后來看到他編著的《素描書:形態與意圖》、《素描研究方位與語態》,之后不斷看到他畫在各種材質的紙上作品,用墨水畫是最常見到的。紅墨水和藍墨水與不同材質色彩的紙碰撞產生新的色彩,隨之畫面的意味也發生變化,在寫形狀物的同時把觀看的視角引向方法和觀念的思考。2012年4月,偏鋒新藝術空間同時舉行了“70后”重要藝術家康海濤個展“隱秘之火”和魯迅美術學院青年教師於艾君的“墨水”展。讓我可以見到於艾君的那些紅藍墨水的原作。於艾君說他的作品都是晚上在本子上畫的,康海濤的“夜景”系列作品,同是在紙上繪畫,與暗夜發生關聯,無論激越色彩或者冷灰調子,沉著的書寫和玩味帶來的耐讀卻是兩人作品的共同氣質。
隱秘之火
在整個一樓都是康海濤的丙烯紙上作品,全開的紙板丙烯風景和一組抽象作品。當康海濤畫出一批抽象性作品時,熟悉了他“夜景”的人,都會詫異:何以從那般“具象”變成這樣?產生類似疑問,並不奇怪。因為太多人對繪畫的閱讀,隻是從圖像入手,習慣“形象”所帶來的想象。一旦畫面形象發生巨大變化,閱讀便會因為慣性而不適應,正如面對康海濤的兩個“系列”。顯然,康海濤意識到了這種狀況的出現。於是,他給出一個淺顯易懂的答案:這類看似抽象的作品,是他創作“夜景”之余,信手涂抹,表達個人對繪畫某種輕鬆狀態的理解。
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三十年過程中,這個時代不斷地被稱為物質時代、空虛時代、后現代等等概念,但無論稱之為什麼,我們的精神依然需要被感動,繪畫給我們提供了可能性。康海濤的繪畫實踐在這裡很重要,他超越了當代藝術中觀念符號的限制,回到繪畫本身。